2020年是海南自貿港建設元年。站在這個歷史節點上,放眼自貿港綠色版圖,眺望那山山嶺嶺間連綿起伏、由三葉橡膠樹排列組合成的“萬里長城”,眼前不禁浮現起轉業軍人戰天斗地的歷史畫面,當年墾荒植膠的軍號聲與如今的自貿港建設集結號同樣催人奮進。
刀槍入庫,轉戰海南墾荒植膠
新中國成立之初,為了打破西方國家對我國的經濟封鎖和橡膠禁運,毛澤東主席和黨中央作出一項重大決策:在我國華南地區建立天然橡膠生產基地。為此,數萬名部隊官兵轉戰海南,擔當起了建設祖國天然橡膠生產基地的歷史使命。1951年11月,中共中央決定成立華南墾殖局,葉劍英任局長;1952年1月1日,正式成立華南墾殖局海南分局;7月,中南軍區召開軍事會議,正式確定林業工程部隊的指揮機構和組成序列,將原駐廣西賓陽的解放軍第152師師機關及直屬分隊調往海南,與海南駐軍抽調的部隊組成林業工程第一師(以下簡稱林一師)。
王震將軍(右一)在金江農場王震橡膠試驗田勞動。
以林一師為主力軍的幾萬名復員轉業軍人,根據黨中央、毛澤東主席的統一安排,分批次雄赳赳、氣昂昂跨過瓊州海峽,在南疆海島譜寫了墾荒植膠大會戰的壯麗史詩。放下刀槍、拿起鋤頭鐮刀的林一師轉業軍人,在海南農墾有一個響亮的名字——軍工。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、原海南省農墾總局首任黨委書記、局長陳蘇厚,曾在有關文章中飽含深情地稱他們為“海南農墾最可愛的人”。這些20歲出頭的年輕人,奉獻青春、揮灑汗水,以無比的熱情、無私奉獻的精神乃至熱血,為新生共和國打破帝國主義封鎖、發展天然橡膠事業的國家戰略,立下了不朽功勛。
身先士卒、忠誠擔當、清正廉明
在金江農場一處僻靜之地,坐落著王昌虎紀念園,長眠此地的他與膠園同在,與膠樹同青。王昌虎14歲參加紅軍,從反圍剿、長征、抗戰、解放戰爭的戰火中一路走來。1952年10月,他轉業投身海南農墾拓荒植膠事業,擔任林一師政委兼華南墾殖局海南分局第三副局長,后擔任局長,為祖國的橡膠事業嘔心瀝血奮斗了36年,直到1989年3月去世。
王昌虎紀念園
曾擔任過樂會縣(現瓊海市)陽江膠種轉運站站長的老軍工謝福正,撰文追述了一段親身經歷的史實:1953年中秋節后的一天中午12時,烈日當空下的膠園深處,王昌虎和秘書、警衛員在俯拾膠籽,他們時而仰看膠樹上爆裂后噼啪作響的膠果,時而低頭尋找掉在地上的膠籽。由于天氣炎熱和緊張的采種工作,王昌虎一行3人已是汗濕衣衫,但渾然不覺,依然專注于尋找膠籽。
1953年2月2日,華南墾殖局局長葉劍英向軍工林道榮頒發的獎狀。
為了讓王昌虎回去吃午飯,謝福正等人將自己撿拾的膠籽湊一塊拼成了兩籃子交給他。但王昌虎不買賬:“這不行!你們幫忙撿的不算我們任務。”直到撿滿了兩籃子膠籽,王昌虎才隨同謝福正回食堂吃午飯,端起碗時已是下午2點多鐘。
羅綺,1952年冬受命到瓊海內洞山區負責籌建安寧農場(東紅農場前身)直到1970年離任。近20年扎根基層墾荒植膠的他,深得東紅廣大干部職工的擁戴,其“紅軍場長”的美譽在海南農墾廣為人知。羅綺是一位有著傳奇經歷的軍工。他身扛17斤重的機槍,全程走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,期間參加了四渡赤水、強攻大渡河、攻打臘子口等著名戰役,雖身經百戰卻沒有負過傷。羅綺的新長征精神在東紅土地上有文字記載,口口相傳的故事甚多。筆者僅以“341”這個有著鮮明部隊色彩的阿拉伯數字組合簡要講述羅綺的故事。羅綺“341”故事中的“3”,指的是“鋤頭、砍刀、四齒耙”這“三大件”,是當年墾荒植膠必備的“武器”。從農場倉庫領了之后,羅綺就把這三件寶貝牢牢綁在單車后面,下隊到哪里就干到哪里。“4”是指他下基層必先四看——看菜地、看豬欄、看食堂、看托兒所,這在《東紅場志》中留存有不少事例為證的。“1”則是指代海南農墾局配給他作為專車使用的一輛美式吉普車,結果成了用來拉米、拉菜、拉產婦病號、拉工具等等的公車。歷史記住了羅綺,也肯定了羅綺。2008年6月22日,在廣州殯儀館舉行的羅綺遺體告別儀式上,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廣東省委書記汪洋,廣東省委常委、組織部長胡澤君分別敬獻了花圈。王昌虎、羅綺身上折射的是軍工干部群體身先士卒、忠誠擔當、清正廉明的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,是閃耀在海墾大地上的新長征精神。
八一總場建場元老,老軍工潘士文風采。
“實干、奉獻、斗爭”鑄就軍工魂
“開荒種膠,是要出大力,流大汗的!”今年86歲的陸澤彪老人,在烏石農場的家里回憶自己當年的經歷,“河泥是真正的拖泥帶水,挑一擔很重,又往往是上坡山路,更吃力!挑擔的人都是被壓得呲牙咧嘴,氣喘吁吁。”陸老直到現在都驚訝,當年自己和戰友們哪來這般勁頭,逢出工挑河泥的日子,他們從早到晚挑了一擔又一擔,幾乎沒有停歇。泛黃的海墾史料有記載:老兵王武1959年退伍后,響應號召從湖南老家來參加海南農墾事業建設,在八一農場打了28年的石頭。據有心人統計,把王武所打的石塊,三塊一排,鋪成一條小路,可以從打石場通到他老家湖南。28年來,他的日打石量在全礦山天天名列前茅?;加行呐K病的他婉謝了組織三次為他調整工作崗位的照顧。特別是第三次,當時王武愛人在石場工作時被石頭砸破頭,造成精神失常,照顧妻兒的家庭重擔落在了王武身上。組織準備調他到工作輕松的車間,找他談話。他卻說:“我和愛人曾立志在石場干到退休,如今她不行了,我要加倍努力,把她丟下的重擔也挑起來!”
?2007年12月28日,八一農場原黨委書記何展森老人在八一總場建場50周年慶典大會上,回憶當年創業的情景時說:當時,這里野獸遍地跑,山螞蟥一聞到人的氣息就從樹上飛落在人的身上。我們的一切都靠白手起家,割來茅草蓋房,破來竹片圍成籬笆墻,削開山竹編成床板,四條木樁插入地下作支架,就搭成一張睡床。白天我們開荒、挖穴、種橡膠,夜里與山豬山羊等野獸為鄰。就這樣,我們靠一雙手,一把砍刀,一把鋤頭,將一條條道路開辟出來,將一塊塊膠園開墾出來,將一個個生產隊建立起來。幾十年來,我們的家園和橡膠林經歷過無數次臺風的襲擊和山洪的沖刷,但是,我們從來沒有被自然災害所嚇倒,我們身上堅強的意志力并沒有因環境惡劣而減弱。
八一總場建場大會戰中的抗旱保苗場景。
過世不久的八一農場老軍工陳榮正生前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,在深山老林里墾荒植膠,是一場斗天地、斗臺風、斗毒蛇猛獸、斗饑餓、斗疾病的嚴峻斗爭??梢哉f,沒有敢于斗爭、善于斗爭的精神是完成不了新中國天然橡膠開發建設事業的!
軍工們在荒山野嶺上墾荒植膠。
“以身報國”的使命感讓軍工魂愈發光亮
“一粒膠籽,一兩黃金”,說的是創業初期橡膠種子的珍貴。如今安享晚年的陽江農場老軍工陳振文,仍為當年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感到驕傲。1952年8月20日,他轉業到萬寧墾殖所報到后,被安排去采集、運送膠果,同時接到的使命是:一定要保證種子的安全,丟掉一粒都不行!當年9月的一場臺風,導致從牛路嶺奔騰而來的河水暴漲。陳振文和另外一名戰士負責把膠果從河西岸送到東岸,上岸后馬上轉送到嘉積鎮。那天,倆人運送膠種一個來回后,都有些筋疲力盡了。到送第二批的時候,突然上游的山洪涌過來,河面從原來的100多米變成近200米寬。小船差二三十米就到岸邊了,一個旋渦夾著雜物卷過來,打翻了整條船。陳振文和戰友跳下河,倆人用手拉著船向岸邊游去。這時候,又一個大旋渦卷過來,那名戰士被洪水沖走,獻出了年輕的生命,而陳振文則因抓住了一條樹枝才幸免于難。這場生死經歷,令他終生難忘。
原西達農場老軍工陳陸坤向孩子們講述當年艱苦創業的故事。
同樣是在那場臺風中,海南名河——萬泉河合口處山洪暴發,林一師二團三連戰士陳金照身背著全班戰士當天采集的一筐膠果,面對暴怒的河流和必須天黑前送過河的使命(若當晚不過河,大雨淋濕的膠種可能變質),患有感冒的他沒有絲毫猶豫,蹲下身,脫下上衣,把裝膠果的籮筐裹得嚴嚴實實,迎河而去。戰友們見證了陳金照最后的光榮:冰冷僵硬的身軀上依然背著那個被裹得嚴嚴實實、裝滿膠果的籮筐,一粒沒少!一筐膠果,一條年輕的生命,這是一個絕對的不等式!陳金照以及那個不知名的戰士等軍工人,以實際行動解開了答案:國家使命高于個人生命!正是因為有了陳振文、陳金照以及許許多多沒有留下名字的墾殖戰士的奮不顧身,才奠定了共和國橡膠事業的基石。這支由新中國復轉軍人組成的墾荒植膠隊伍,隨著新生的紅色政權經歷了共和國的各個歷史階段:大躍進、三年困難時期、文化大革命、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……無論在哪一時期,這支隊伍都以良好的軍人素質,始終不負國家開荒種膠的使命,涌現出了王昌虎、羅綺、陳金照、謝福正、陳偉森等一大批優秀人物。
由軍工組成的武裝連完成墾荒植膠任務之余要練兵備戰。
建設海南自貿港需要大力弘揚軍工魂
歲月無聲無息,帶走了軍工青春的榮耀;膠園綠濤起伏,記住了他們的艱辛付出。彈指一揮間,將近70年過去了,軍工群體中大部分人已經去世,仍然健在的也是八九十歲的耄耋老人。遙想當年,嘹亮的軍號仿佛還在耳畔回響。如今,海南農墾的橡膠事業正在與時俱進地發展??梢愿嫖磕切┦湃セ蚪≡诘能姽び⑿蹅兊膸讉€標志性事件是:2005年3月31日,海南天然橡膠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組建;時隔6年后,2011年1月7日,海南橡膠成功上市,股票代碼601118,其諧音為:60年海南農墾人要一起發財;控股新加坡雅吉國際私人公司,強化了天然橡膠海外資源控制權……可以告慰那些逝去或健在的軍工英雄們的還有:在中央及有關部委的關心支持下,在省委、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海南農墾新一輪深化改革已基本完成。一個華麗轉身、輕裝上陣的現代企業航母,正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,在海南自貿港建設浪潮中乘風破浪前行。由忠誠于黨和國家事業,有擔當,以身作則,清正廉明,不畏艱辛,攻堅克難,實干奉獻,敢于、善于斗爭,有使命感等精神元素凝練而成的軍工魂,必將永遠根植在海南農墾廣袤的大地上,必將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新時代征程中不斷發揚光大、貢獻海墾擔當!
前進!前進!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軍墾人永遠闊步向前進。
(作者單位:海南省社會科學院)
» 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瓊B2-20070017-6 HSF Copyright @2020, All Rights Rese
企業郵箱: 3538774633@qq.com
聯系電話: 0898 -685801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