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輯薦語
2025年底,海南自貿港將啟動全島封關運作。近期,《國資報告》記者深入海南采訪調研發現,從2020年至今,海南省國資委通過管好報表精準診脈“小散弱”頑疾,指導海南國資國企“護好根基”推動土地資源資本化,實施資本運作實現戰略并購,孵化未來產業布局高新技術,“國資艦隊”逐步成型,實現質效與規?!半p躍遷”,“向種圖強”“向天圖強”“向海圖強”“向數圖強”,真正蛻變為區域經濟的“主力軍”,為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貢獻了國資力量。
《國資報告》雜志2025年第6期為您帶來特別策劃“海南國資國企改革發展觀察”。1篇綜述,展現海南國資國企如何實現質效與規?!半p躍遷”,技術與政策“雙輪驅動”走向世界;同時收錄專訪和案例,為讀者提供借鑒和參考。
我們將與您陸續分享上述內容。今天為您帶來案例《海墾集團:“老農墾”煥發“新活力”》。
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海墾集團”)前身系創建于1952年的華南墾殖局海南分局,現有土地總面積約960萬畝,是全國三大墾區之一。近年來,通過深化改革,海墾集團的產業結構加速扭轉,下屬企業的現代治理能力顯著提升,科技創新對產業的支撐力持續釋放,“家底厚”的土地資源有效盤活,墾地融合中權責劃分、利益共享機制逐步深化。
特別是2023年以來,海墾集團進一步深化農墾改革,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。海墾集團經營業績連創新高,2024年實現營收642.90億元、利潤總額20.23億元、資產總額2681.21億元,地方綜合財力貢獻24.46億元,占省屬企業26.57%,主要經營指標持續領跑省屬重點監管國企,榮登中國企業500強,是海南省唯一一家上榜企業。
“我們用好改革‘關鍵一招’,以創新突破瓶頸,在建設農業強國和自貿港的征程中,書寫新時代的‘海墾答卷’?!焙瘓F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包洪文坦言。未來,海墾集團將堅持培育新質生產力“一條主線”、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“雙輪驅動”,讓“老農墾”煥發“新活力”。
改革傳統農墾 走向現代化產業集團
2018年,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契機下,海墾集團推動天然橡膠產業向高端化、智能化方向發展。2022年起,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,海墾集團聚焦主責主業,剝離非核心業務,優化資源配置,推動旗下企業專業化整合,強化總部后臺服務業務前臺的管理導向,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協同效應。
在推進農墾改革進程中,海墾集團面對的挑戰錯綜復雜,既要著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,又要契合新時代發展的新要求,應對市場的全產業鏈競爭沖擊,還要滿足墾區民生與職工期盼。其中,最為關鍵的挑戰在于,如何在守正創新中找到突破口,系統性推動企業從傳統農墾走向現代化產業集團。
2023年以來,為了優化公司治理,海墾集團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,修訂完善企業黨委會、董事會、總經理辦公會的議事規則和權責清單,將二級企業審批事項從64項減至32項,進一步規范二級企業董事會建設,賦予二級企業更大經營自主權?!霸谀戏狈N業集團,通過優化整合內部資源,按專業劃分業務板塊和組建機構,設立十大業務板塊,優化調整下屬公司和人員配置,決策效率顯著提高?!蹦戏狈N業集團副總經理黃振瑞表示。
目前,在海墾集團上下,“業績決定薪酬”已經深入人心。在關鍵崗位,實施“一人一議”協議工資,向科技創新、資本運營等領域重點傾斜。按業績、效率、效益決定職位、用工、薪酬的改革方向,完善二級企業薪酬制度,同時出臺《跟隨投資管理辦法(試行)》,運用中長期激勵工具。
針對土地確權的難題,海墾集團扎實推進“1+2+N”土地制度集成創新,完成墾區土地大調查、土地“一張圖”建設,將已發證土地和50.49萬棟房屋使用現狀數據信息入庫,通過精準定位、實時監測、動態更新,有效實現“智慧管地”,將徹底解決底數不清、動態不明、管控不嚴等積弊。2025年成功打通與海南省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的數據接口,實現28項實時數據互聯互通。針對土地管理不規范問題,集中開展整治。截至2024年底,完成未規范管理土地專項整治面積36.57萬畝,增收租金2.38億元。
在土地資產化資本化方面,海墾集團勇于探索創新,2018年至今,持續推進農墾土地資源資產化和資本化,累計完成394.97萬畝土地資產化評估入賬,其中,完成14.3萬畝土地資本化,轉增企業資本金146.1億元,有效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。特別是2024年,推進3個市縣土地綜合整治項目9014.45畝國有劃撥農用地資本化試點,基本完成6193.32畝存量經營性建設用地資本化,土地價值大為提升,將極大解決產業發展缺乏資金、墾區民生歷史欠賬、住房環境改善和墾地公共服務均等化等問題。
優化布局 驅動高質量發展
從橡膠產業“一膠獨大”,到種業、熱帶作物、林下經濟爭相發展,近年來,海墾集團通過并購重組、資源整合等方式,壯大優勢產業,培育新興產業,實現產業的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。
過程中,海墾集團構建海墾特色和優勢現代產業體系,聚焦向種圖強農業“芯片”提質擴容。成立省級種業集團,構建國家南繁生物育種專區,吸引75家龍頭種企入駐,提供2萬畝南繁育種用地,代繁服務覆蓋全國近400家單位。
“南繁種業集團啟動了育種攻關項目,培育南繁種業新質生產力,在玉米、水稻等作物的商業化育種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,為保障國家種業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?!秉S振瑞告訴記者,南繁集團從單一土地租賃轉向“育種+生產+加工+檢測”全流程CRO服務,提供水肥一體化、無人機植保、種子烘干精選等增值服務。比如,2024—2025年南繁季服務面積達283畝,未來可進一步擴大至千畝、萬畝級規模。
2023年,海南橡膠成功并購合盛農業,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種植、加工和貿易企業,截至目前,掌控橡膠種植面積近400萬畝,年加工量138萬噸,約占全球產量的9%,年貿易量414萬噸,約占全球消費量的27%,2024年橡膠加工量、貿易量居全球前列,為國家天然橡膠戰略物資安全提供有力保障?!白鳛楹D鲜√烊幌鹉z產業的核心企業,海南橡膠在產業布局優化調整中不斷鞏固其全球領先地位?!焙D舷鹉z黨委副書記、總經理楊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。
近年來,海墾熱作集團通過自行建設、合作共建、訂單種植等方式實現可控熱帶作物基地7053.33公頃,建成多個加工廠,提升產業規模和加工能力?!白鳛闊釒ё魑锂a業的專業化公司,熱作集團擁有先進的種植技術和加工設備,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,在產業布局優化調整中不斷拓展市場,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安全、優質的加工產品?!焙嶙鳟a業集團黨委書記李豫說。
為保障群眾吃得健康、吃得安心,海墾集團布局全省畜禽和果蔬產業,助力保供穩價。目前已建成豬場23個、高端肉牛養殖場4個、100萬只現代化蛋雞場、蔬菜種植基地440.06畝、生鮮超市門店8家,聯合各市縣組網建設“菜籃子”產銷供應鏈。
此外,海墾集團推進10萬畝墾地融合林下經濟復合種養新模式,布局多個林下經濟中試基地、示范基地,在農場公司、海膠基地公司劃定專門區域開展林下經濟試驗推廣?!皦ǖ厝诤?,是近年來集團積極探索的新路徑?!焙▔ǖ厝诤瞎径麻L林雄介紹道,海墾集團已推進了3個先導性住房項目,探索“以土地換產業、換民生”模式;扎實推進民生項目,建成邁灣、天角潭水利樞紐工程墾區水庫移民安置區,安置移民1816戶6326人。
熱帶高效農業的創新實踐
在海南這片熱帶島嶼上,熱帶高效農業借助創新之力蓬勃發展。近年來,海墾集團作為行業領軍者,在科研創新方面成果斐然。
海墾集團積極搭建科技創新平臺,完善科技創新機制,于2024年成立科技創新管理部,出臺7項科技和信息化制度,實施178個科研項目,聚焦天然橡膠高端制品、南繁生物育種等關鍵技術攻關,與海南大學共建創新研究院,推動43個中試基地落地。
“2024年科研投入增加到3.31億元,開展292個科研、43個中試基地建設項目,科研投入連續3年大幅增長,研發投入總量和增速均居全省國企第一。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、省級科技獎8項,取得專利28項。2025年,海墾集團科技研發計劃投入3.7億元,將建設一批名優特品種試種轉化中試研究基地和林下中試基地,加快推進科技研發、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推廣應用?!焙瘓F科技創新管理部負責人高偉說。
南繁種業集團與南繁各單位密切聯系,通過研發項目、成果轉讓形式,將南繁單位成果本土化?!澳壳?,南繁種業集團已轉化甜玉米品種海墾玉520,共同申請甜玉米品種7個,轉化黃花佑品種1個,與南京農業大學三亞研究院合作,建立黑山羊工作站,將福建農林大學水稻品種留在海南開發利用,等等。通過中國種子大會地展、建立示范基地,‘一場一品’進行產業化創新推廣?!秉S振瑞告訴記者,公司與廣東省農科院共建鮮食玉米研發中心、熱帶水果研發中心,合作開展研發,實現將南繁成果留在海南應用。
海墾集團還以數字化賦能全產業鏈,建成“一張圖”土地管理平臺和智慧農業系統,率先在全省邁出土地管理服務數字化步伐,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取得顯著成效。
抓住機遇探索跨境農業
放眼東南亞、非洲等熱帶作物主產國,勞動力成本低、種植規模大、氣候條件優越,其生產的橡膠、熱帶水果等農產品成本優勢明顯。封關后,自貿港“零關稅”等政策將使國際農產品進入海南市場的成本進一步降低,會對海南本地農產品價格體系形成沖擊。
“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,海墾集團在天然橡膠、熱帶作物等傳統產業面臨著諸多挑戰,如價格波動、成本上升、市場份額被擠壓等,需要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,拓展市場份額?!焙瘓F戰略企業部負責人蔡鋒表示,對于產業鏈條不夠完整、產業協同效應不明顯、產品附加值不高等挑戰,需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與協同,提高產業附加值。
為應對封關后激烈的國際農業競爭局面,海墾集團做著各項準備。
一方面,利用自貿港“零關稅”政策,構建“境內基地+跨境供應鏈”體系。在境內,以“一場一品”戰略為引領,在農場區域范圍內優選具備較好經營基礎和優勢的農產品類,打造特色標準化種植基地。同時,依托自貿港“零關稅”政策,購置和引入國外先進的農業機械、專業人才、農業技術及服務,并輔以低空經濟、AI等新質生產力,實現種植基地的遙感監測、智能灌溉、精準施肥等數字化、精準化、智能化管理,促進農產品提質增產。
在跨境供應鏈方面,通過兩種模式探索發展。一是常規的“兩頭在外”模式,利用自貿港“零關稅”政策,引進國外質優價廉的橡膠、熱帶水果等農產品原料和先進的加工設施設備,通過技術升級,提升農產品加工品質,將初級產品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輸入國內或國際市場。二是“一頭在外,一頭在內”的農業產業模式,即“品牌輸出,產品輸入”。
另一方面,依托旗下三大貿易平臺,深入發掘整合進出口交易需求,提供高效貿易服務,致力于打造國際農產品貿易樞紐。同時,不斷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應用網絡,構建“1+8+N”冷鏈物流體系,為農產品的保鮮與運輸提供有力保障,確保冷鏈物流運輸的高效與安全,滿足市場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。
截至目前,公司產業鏈條已拓展至東南亞、歐洲、非洲等地區,擁有境內外天然橡膠種植基地共29個,種植面積近400萬畝。此外,還擁有境內外72家初加工廠,全球年初加工產能約260萬噸。
海墾集團還通過控股海南聯合資產公司,入股海南農商銀行,完成境外美元債券續發,落地海南首筆“FT+”自由貿易賬戶下跨境并購貸款業務,成功發行全國首單鄉村振興+數字人民幣中期票據,成功發行全國首單自由貿易港專項公司債,為自貿港建設提供金融支持。
在全球化資金運營管理方面,海南橡膠通過跨境資金集中運營中心認定,成為國內首批獲準設立企業之一。海南橡膠通過跨境資金集中運營中心設立,可依托境內市場資源優勢,為融資、匯兌、資產管理等資金保護,提供更多元選擇進而降低資金成本,并可通過EF賬戶作為優勢金融基礎設施,實現境內集約化運作,打破跨境信息差、時間差、效率差,從而實現全球資金“看得見、管得住、調得動、用得好”。
時值自貿港封關運作關鍵節點,包洪文表示:“海墾集團將立足天然橡膠國家戰略物資的提供者、農業現代化的引領者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探路者定位,積極融入自貿港建設的大局當中,加快構建‘以農為本、以膠為主、種養結合、以工補農,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’的特色產業體系,下大功夫服務‘三農’、鄉村全面振興,打造全國農墾改革標桿、國企改革創新示范、全省熱帶特色高效農業行業標桿、省屬國有企業龍頭。在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發展上進一步發揮戰略支持作用,努力成為現代化農業企業集團和海南農業產業的一面旗幟?!?/p>
來源 | 國資報告微信公眾號
» 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瓊B2-20070017-6 HSF Copyright @2020, All Rights Rese
企業郵箱: 3538774633@qq.com
聯系電話: 0898 -68580160